這是系上關於電影分析的一項作業,壓在手裡許久,覺得應該放出來,有緣的學弟妹翻到也可以參考看看。

因為是寫給老師看的,用詞比較嚴謹。有其他建議也請不吝賜教:))


 

    楊德昌導演擅長使用具有象徵意義的元素,他從不浪費任何一個鏡頭,觀眾必須仔細觀察分析電影的每個細節,才不會錯漏導演安排在鏡頭裡的暗示。在《恐怖份子》中也是同樣,導演運用大量不同象徵意義的事物以提供線索,其中有四樣東西的鏡頭頻繁出現,貫穿全劇,意義非常,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
這四樣物事,分別是瓦斯球、相機、白紗與鏡子。

 

    坐落於都市中心的巨大瓦斯球,威脅著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。瓦斯球的象徵意涵有三:

(1)    就如同恐怖份子一般,是現實社會潛藏的危機。

(2)    當角色與瓦斯球出現在同一框鏡頭裡,可以感受到人的渺小,以及瓦斯球所帶來的壓迫,像是在暗示人性的脆弱,生活中若是多了一點意外,破壞了平衡,可能會因此引爆空前的災難。

(3)    代表著人的內心,人人心理皆暗藏著危險人性的未爆彈,一旦觸及,便會一發不可收拾。

 

    少年小強是熱愛攝影的富二代,夢想是成為攝影師,他崇尚自由,甚至為此逃家。電影裡有不少他拿著相機拍照的畫面,象徵意義有三:

(1)    年輕人的好奇心。相較於生活平庸的中年人,年輕人對周遭事物的熱情與觀察力,能讓他們看見不一樣且繽紛許多的世界。生活平庸的中年人可以影射為電影中一對夫婦,李立中與周郁芬,在人物設計上,與小強和他女友是對立且衝突的存在。

(2)    照片可以造假。小強看到的世界,或許只是他自己想看到的世界,身為富二代又擁有夢想的他,未曾接觸過社會的現實與黑暗面。

(3)    小強所珍視之物。劇中有一段時間,小強迷戀萍水相逢的少女淑安,他設置一間暗房,並且拼貼淑安的照片於牆上。在遇上淑安之前,小強的相機膠捲和洗出的照片,原本多是他愛看書的女友。

 

    白紗,可以象徵虛幻與不真實,在眾多影劇之中,常用翩飛的素白布面帶來如煙飄緲之感。電影裡多次出現的白紗,包括素白窗簾和蚊帳,在關鍵的時候,皆具有特別的象徵意涵:

(1)    年輕戀人小強與愛看書的女孩分手時,女孩手裡緊握著小強留下的字條,呆立在飄逸的白色窗簾前。此時的白紗,象徵女孩心裡不願相信眼前的事實,不願面對男友已離她而去。

(2)    警察老顧房內的白帳。李立中在失去妻子與晉升的機會之後,到了好友老顧家中,他欺瞞老友自身的狀況,二人飲酒暢談,隔天趁著老顧醉酒熟睡,李立中拿走老顧的配槍,隨後連續槍殺了二人。一共出現兩次老顧在白帳內熟睡的鏡頭,第一次是李立中拿走配槍之前,另一次則是李立中自殺的槍響驚醒了老顧。這暗示兩次鏡頭之間,李立中槍殺上司和妻子外遇對象的劇情,並不是真實發生的。

 

    鏡子是這部電影中出現最多次的物品,也是鏡頭畫面會特別關注的物品。自古鏡子可以代表鏡花水月的虛無,也可用來映照內心,《恐怖份子》中也不例外,除了白紗,導演也運用玻璃反射及鏡面暗示不同線索,增添層層懸疑。於各場景出現的鏡像雖是不盡相同,但背後的意涵卻又貫徹全劇。

 

    場景之一。

    周郁芬來到前男友沈維彬的辦公室,二人交談後,她推開氣窗,凝視著窗外沉思。高樓的氣窗映照出城市的街景,以及清潔大樓玻璃的工人,映像的象徵有四:

(1)    高處暗示著自由,俯視繁忙街景的周郁芬,心裡極想擺脫平庸重複、了無生趣的生活。

(2)    高處同時也象徵著不安,周郁芬與沈維彬舊情復燃,替她未來的生活增加了不確定性,她的心裡也不甚安定。

(3)    垂吊在大樓外的清潔工,隨時有墜落的危險。急欲尋求新的生活和靈感的周郁芬,就如命懸鋼索的工人,若破壞了目前生活的平衡,便會跌得粉身碎骨。

(4)    對窗沉思後的畫面接著跳到周郁芬書桌前的疊疊稿紙,是否喻示從這裡開始的劇情皆非真實,而是窗面反射出的平行世界,一切皆為周郁芬的想像及構思出的小說情節。

 

    場景之二。

    李立中拿走好友老顧的配槍之後,他走進浴室,神情悽慘的看著鏡中的自己,這時候的鏡子象徵有二:

(1)    映照出李立中的內心的幻想。他想殺死對他避不見面的上司,也想殺死搶走妻子的男人;他對不忠於他的妻子周郁芬也懷抱著恨意與殺意,他還找到了引爆他與妻子失和的少女淑安。然而,懦弱的他卻無法做到報仇雪恨,幻想自己成功復仇,是站在鏡前的李立中自我了斷之前,唯一能做的最後的掙扎。

(2)    暗示接下來的劇情不是真實,事實是李立中在鏡前沉思不久後便自殺倒臥於浴池邊。以自殺的槍聲驚醒老顧為證,李立中未曾犯下殺人之罪,身為警察的老顧也未曾追緝槍擊上司和情敵的李立中。

    場景之三。

    李立中連續槍殺上司和情敵之後,他來到情敵沈維彬的臥室,舉槍對著周郁芬,最後卻沒殺死她,子彈貫穿的是梳妝台上的鏡子。鏡頭專注在滿是裂痕的鏡子,鏡中還映著白色窗簾,也就是前述象徵虛幻的白紗,這樣的細節可見楊德昌導演的用心,也將劇情推入最後的高潮。破碎的鏡子象徵有三:

(1)    幻想被擊碎,李立中終究沒能替自己復仇。

(2)    原本脆弱且不堪一擊的生活完全崩解。李立中這一槍,擊碎了現代都市人與人之間原來就不穩定的關係,也擊碎了存在於人們淡漠疏離中不易維持的信任。這一槍響,警醒觀眾看似和諧社會的表面之下,其實暗藏著深不可測的危機。

(3)    一切皆不為真實,盡為周郁芬所著的小說情節。電影裡,周郁芬以接到一通陌生少女的電話為靈感,完成一篇小說並且得獎,這小說裡的內容是描寫一對中年夫妻感情不睦,妻子離開了丈夫,丈夫受到一些刺激後實在受不了,最後殺死了妻子,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 

    以上,是對於《恐怖份子》所用象徵元素的分析,電影裡另外還有不少意象的表達,像是門、電話和婚戒等。門前門後和電話彼端暗喻聽見的說話內容其實不盡然真實,婚戒則是對李立中與周郁芬這對夫妻之間關係的嘲諷。甚者,前段白紗所舉的例子中,女孩手裡緊握著男友小強留下的字條,也正表示女孩對小強擁有不願放手的深愛。

    總合下來,真的不得不佩服楊德昌導演極高超的敘事技巧及象徵手法,    直到在三十年後的今日,台灣影視圈在表達和敘事技巧,以及在象徵意義的使用手法上,仍是少有人能出楊德昌導演之右。

    相片、白紗、以及鏡像的利用以及佈局,使《恐怖份子》全片充滿虛實交錯的懸疑感和緊張感,尤其到了後段,李立中失控的行徑令人發寒,也引人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、什麼樣的心理刺激,讓一個行事中規中矩,說話謙卑的平凡男人,做出槍殺他人的冷血舉動,而細思全劇佈下的伏筆,似乎所有的角色,都在不經意之中,間接導致了這樣的結果。

    雖說楊德昌導演在《恐怖份子》的最後,安排了開放式的結局,究竟結局為何,仍是眾說紛紜,不過很明顯,這部電影想要警訊觀眾關於人性疏離的危機。

    電影裡多次出現的鏡子,映照出一個眾人皆難以察覺的社會現實,在那裡,在這個看似熱鬧繁榮的都市,人們卻對生活早已冷漠,對生命不再熱忱。

    自私無情的人們,皆有可能成為傷害他人的恐怖份子。

麋鹿國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